2016 年 9 月 23 日,浙江省肿瘤医院范云教授在 CSCO 大会海峡两岸学术交流研讨会上作了《食管鳞癌的前期筛查》的调查报告,对浙江区域食管癌发病率及相关筛查办法作了具体介绍。
图 海峡两岸临床肿瘤学新进展研讨会会议现场
2015 年我国肿瘤挂号年报显现,2011 年我国食管癌的年发病率为 21.62/10 万,居恶性肿瘤第六位;年死亡率为 16.25/10 万,居第四位。我国食管癌的特点是鳞癌的占比超越 90%,发病率存在显着的地域差异,高发区与低发区构成鲜明对比。
因前期症状藏匿,不少食管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属疾病中晚期,失掉彻底治愈性手术时机。迄今为止,食管癌的 5 年生存率仍徜徉在 15%~25%,因而,展开食管癌的前期筛查势在必行。
图 浅表食管癌巴黎分型分期形式图
自上世纪 50 时代以来,食管癌的筛查和前期诊治一向遭到卫生部门的注重。早上运用的食管拉网细胞学查看和上消化道钡餐查看等筛查办法因确诊效能及承受度等问题,已根本筛选。现在,最常用的有用筛查办法是内镜下食管黏膜碘染色加活检。
在我国的一些食管癌高发区域,多项有组织的前期筛查临床试验得以展开,其间一项在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用内镜碘染色加多点活检筛查了约 30 万的方针人群,查看成果为正常、轻度、中度和中度不典型增生的人群在 3 年和 5.5 年内进行随访和复查;这项研讨在筛查人群中确诊出 3.5% 的食管癌和 0.9% 的胃癌,其间,89.5% 的患者在前期阶段,证明在这些区域展开筛查作业经济有用。
浙江省癌症中心接连 6 年对年龄在 40~69 岁的本省食管癌高发区域人群进行内镜筛查,食管癌检出率在 1.0% 左右。乔友林等报道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针对 40~69 岁的人群进行食管癌筛查及干涉,通过 10 年的随访。
成果显现,与对照组比较,内镜筛查干涉组减少了食管癌的累积死亡率(3.35%:5.05%),显着下降了食管癌的累积发病率,证明内镜筛查和干涉能明显下降食管癌的死亡率,相应地,癌前病变的确诊和医治亦减少了食管癌的发病率。
总归,内镜筛查和对癌前病变的前期干涉均能够明显下降食管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新的内镜技能如窄带成像技能、共聚集激光显微镜技能等在食管癌前期筛查中的使用仍处于评价阶段。因为食管癌缺少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血清肿瘤符号物,无创的前期筛查手法缺少,有待进一步的研讨讨论。
点此进入会议专题>>CSCO2016 丁香园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