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BMJ Case Reports杂志共享了如下一则病例报导。
一个26周的早产新生儿,出世体重为540克。考虑到该女婴有严峻的呼吸困难和呼吸性酸中毒,予呼吸机辅佐呼吸。
出世第6天早上,患儿睡觉中双上肢俄然呈现抽动,随后双下肢也开端抽动。该动作遭到外力阻止时不能中止,持续约20秒,与心动过速和稀释(desaturation)无关。
查验成果显现,血糖84 mg / dL,血清钙8.2 mg / dL,血清钠137meq/dL,血钾3.8 meq/dL,红细胞压积42%。查看成果头颅超声未见脑室出血或变形。该患儿之后未见相似的抽动发生。
评论
良性新生儿睡觉肌阵挛(Benign neonatal sleep myoclonus,BNSM)于1982年由Coulter 和Allen初次报导,且以为该病并非癫痫。BNSM常可见于正常新生儿。良性睡觉肌阵挛(据文献报导)是已知首要发生在足月新生儿,但是,本病例为初次报导发生于早产新生儿的良性睡觉肌阵挛。
BNSM常于出世后两周内初次呈现,绝大多数于3个月后消失,可发生于睡觉的任一阶段。BNSM发生一般表现为肌阵挛,可为局灶性、多灶性和全面性,抽动频率为1—15次/秒,遭到外力阻止时不能中止,与新生儿癫痫发生十分相似。
典型特征:
常见于非快速动眼睡觉期,快速动眼睡觉期罕见;
婴儿醒来时中止;
脑电图一般正常;
无神经系统反常;
苯二氮平类药物可诱发或加剧;
无神经后遗症;
辨别确诊:
新生儿癫痫发生;良性宗族性新生儿癫痫发生;良性非宗族性新生儿癫痫发生;良性特发性新生儿癫痫发生;良性婴儿前期肌阵挛;早发性肌阵挛脑病;活动过度。
学习关键:
良性新生儿睡觉肌阵挛并非新生儿癫痫发生,需与新生儿癫痫发生辨别,避免误诊形成不必要的损害;
该病预后杰出,需向患儿家族解说清楚,减轻焦虑;
患儿神经系统正常,尽量避开诱发发生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