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 COA 世界学术大会(COA2016)上,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田伟教授陈述了《骨科机器人技能是未来骨科的开展方向》。
该陈述回忆了机器人技能自 1985 年运用于临床以来的开展过程,并扼要介绍了几种首要的手术机器人的临床运用状况及其首要优缺点。开展至今,骨科机器人技能已扩展到关节、脊柱、伤口等多种外科范畴。现有的研讨标明,骨科机器人手术的作用可到达或超越传统手术的水平,而且具有刚度大、精度高级优势。
田伟教授指出,我国对骨科机器人的研讨在全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2002 年,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医工联合,以伤口骨科为切入点,启动了我国骨科机器人研讨。现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导研发的「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体系的定位精度到达了亚毫米级,其习惯证广泛,特别适用于微创术式,完结了全脊柱节段手术的打破,已掩盖骨科 45% 以上的手术习惯证。
2015 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运用机器人辅佐技能陆续完结了世界首例根据术中实时三维印象的机器人辅佐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手术、世界首例根据术中实时三维印象的机器人辅佐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和世界首例根据术中实时三维印象的机器人辅佐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术,定位精度及临床适用范围达世界领先水平。现在现已运用「天玑」机器人体系完结骨科手术上百例,临床报导椎弓根置钉准确率高达 97.1%,进步了杂乱脊柱手术的安全性。
田伟教授以为,微创手术可用最小的伤口为骨科医治供给最有用的计划,为患者供给最佳的医治作用,已成为骨科临床医治的开展趋势,而骨科机器人是推进骨科微创手术开展和遍及的中心智能化配备。骨科机器人技能触及印象、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多学科内容,可为医师供给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支撑,可有用进步手术确诊与评价、靶点定位、精细操作和手术练习的质量,缩短患者恢复周期,已成为现代骨科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
更多精彩内容,请重视 COA2016 丁香园专题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