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ollins教授等在J Pediatr杂志上宣布了一篇颅骨骨折的病例报导。
患儿为16个月大男孩,仅体现后颅顶部中线可见一搏动性肿块,进行性增大,无任何临床症状及发育反常。5个月前,患儿被一个从阳台下跌的球击中,导致颅骨骨折,骨折线宽约4mm(贯穿颅骨枕部和后顶部),受伤部位呈现搏动性肿块的部位(图A所示)。
体格查看示:触诊可知肿块周围存在颅骨缺失。神经印象学查看发现,在原骨折线的基础上骨折线增宽,阐明原颅骨骨折恶化,呈现了脑膜囊肿或外伤后脑膜膨出,或许是因为患儿颅骨骨折后撕裂硬脑膜所造成的。现在,骨折宽度已达14 mm(图B所示)。
图 A 开始的线性颅骨骨折;图B 搏动性肿块处的颅骨残缺,相较于原始骨折扩展。
患儿随后接受了开颅硬脑膜修正和后颅骨修正(运用附近骨块进行骨移植)。1年后随访,患儿颅骨达到了完好重建。
生长性颅骨骨折比较稀有,通常因硬脑膜撕裂所造成的,而大多数的硬脑膜撕裂发作在损害发作时。撕裂区域可逐步充溢脑脊液并构成搏动性囊性肿块,随同患儿脑部的快速发育,软脑膜在撕裂口构成疝,阻滞骨折口的愈合,终究加宽了骨折线。
生长性颅骨骨折前期确诊和重建的关键在于对患儿爸爸妈妈遍及必要的常识并进行亲近随访,一起也可防止较大颅骨残缺或许带来的神经并发症(比方癫痫和/或局部性颅脑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