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圣彩教授课题组近期的一项研讨,找到了体内细胞调控代谢的一个“开关”,由它能够“下达”细胞组成代谢或分解代谢“指令”,然后解开了细胞能量代谢研讨范畴的一个谜底。
能量代谢是细胞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当能量水平下降时,细胞能经过其感应因子加速能量发生;当能量富余时,细胞则经过另一感应因子加速耗能的活动,然后保持整体能量平衡。
林圣彩介绍,近年来的研讨现已发现,能量代谢平衡调控是由多个与之相关的信号通路所介导,其间最为重要也最被广泛研讨的有两条:AMPK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简略说来,AMPK信号通路敞开的是分解代谢通路,mTOR信号通路敞开的则是组成代谢通路。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下达组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指令”的“指挥官”是谁,又何时下达?林圣彩课题组破解了这个谜底。7月3日,这一研讨成果在世界顶尖学术杂志《细胞》子刊《细胞·代谢》在线宣布。他们发现了操控这两个截然相反的代谢途径的“开关”。
这是一种散布在细胞内膜的名为“v-ATPase-Ragulator”的蛋白质复合体。浅显点儿说,当细胞内能量水平下降时,这个蛋白质的形状会发生变化然后让能激活AMPK的复合体与其相互作用,使之被激活。激活后的AMPK终究下达分解代谢“指令”。反之,当细胞内能量水平较高时,mTOR将与“v-ATPase-Ragulator”的蛋白质复合体相结合并被激活,敞开组成代谢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