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开始由 Winnie 教授于 1970 年提出,尔后便成为肩关节手术麻醉或是镇痛的方法之一。超声辅佐下的肌间沟神经阻滞是一种更为现代化的阻滞方法,现已提出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超声引导进行阻滞前首先要取得肌间沟最头端空隙部分的臂丛神经的印象,这一空隙呈三角形,周围是斜角肌群。肌间沟空隙顶级周围的超声印象通常会呈现 3 个被高回声晕切割的圆形低回声区域,在前方及中心斜角肌群间由头侧向尾侧摆放。
因相似交通信号灯,因此这一超声印象被称为「信号灯」征,尽管每一个麻醉医师都十分了解这一征象,但到现在为止这些低回声代表着什么,咱们应该从何处进针尚无一个一致的定论。有学者以为「信号灯」征是臂神经丛神经根(C5~C7)部分印象,也有学者以为它们是这是神经干的相应体现。
基于此,来自美国的 Franco 教授等人专门对此进行研究,旨在清晰「信号灯」征所代表的解剖结构,以更好地协助解说肌间沟水平取得超声印象的相关结构。其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的 Regional Anesthesia and Pain Medicine 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 10 例尸身标本的臂神经丛进行详尽地解剖,一起体系地剖析及丈量 C5 到 C7 的神经根相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资料与超声印象进行匹配。
终究研究人员发现 C5 神经根比 C6 或是 C7 都要更小,一起,C6 以及 C7 的根内割裂肉眼可见,而 C5 不能。此外,除了 C7 之外,C5 和 C6 的神经根与斜角肌群的方位联系存在个体差异。
依据研究人员关于解剖与超声印象数据的整合剖析,其又从头界说了「信号灯」征,这三个由头至尾顺序摆放的低信号区域散布是 C5 神经根、C6 上方神经束以及 C6 下方神经束,这儿没有 C7 的什么事。「信号灯」征从头界说的含义在于供给一个更为理想的进针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