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肩胛颈或肩胛体部的移位性肩胛骨骨折,以往多通往后侧入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Judet入路是较为经典的肩胛骨骨折手术固定入路。而关于微创手术进行肩胛骨骨折手术固定报导很少见诸报导。最近,美国Minnesota区域医院骨科的M. Gauger MD等规划了一种微创入路以固定移位性肩胛体、颈部骨折,并在最近一期的CORR上宣布了其技能使用的病例陈述,文章的依据级别为医治性研讨IV级。
该入路依据骨折类型,沿肩胛骨的骨性解剖边际做切断,以便完成肩胛骨边际的骨折复位固定。切断以肩胛骨相应边际的骨折断端为中心,详尽轻柔地牵开软组织,尽量少做肌肉的剥离,通过Schanz针复位骨折断端,点式复位钳固定后进行钢板固定,以重建骨折的解剖对线。
图1. 微创入路固定累及内、外侧缘的肩胛体、颈部骨折。冈盂切迹周围可见肩胛上神经血管制通过。
图2. 此入路深部的露出及固定状况。外侧缘切断在小圆肌与冈下肌间别离。掀起冈下肌暴露内侧缘骨折。于近、远骨折端置入Schanz针(一般置入颈部和体部),将其作为操作杆纠正骨折端的解剖对线。点式复位钳夹持骨折块,保持骨折对位,然后放置钢板。插图所示,螺钉打入时应对准肩胛骨骨折刚强的部位。覆于内外侧缘的骨折处的钢板螺钉孔均带有螺纹,其为确定钢板,可完成骨折的安稳固定。
使用该此微创入路,作者共对7例患者施复位了肩胛体、颈部骨折固定手术。患者均为男性,均匀年龄为39岁(规模为19-75岁),最短随访时刻为12个月(均匀16个月,规模为12-23个月)。随访成果显现,一切7例患者均已回来原工作岗位或康复到本来的活动水平。随访时的均匀臂肩手功用障碍评分为8.1分,肌力及运动功用与肩部损害前根本共同,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作。
图3.患者实例。(A)术前三维CT后前位观显现,肩胛骨破坏性骨折,骨折内/外移位达21mm,盂极角(GPA)为24度。(B)术后正位X线片示,正常的肩胛骨解剖得以重建,内/外移位为0mm,GPA为正常的36度。别的,术后肩胛骨轴位(C)和Y位(D)X线片示,原骨折部位的移位成角为0度。(E)术后相片显现,患侧肩部切断的总长度为14cm。
图4. 在施行该微创入路时,还可使用图中所示的其他切断。在该研讨中,一切7例患者均使用了外侧缘切断(切断A),4例患者需求附加内侧缘切断(切断C)。比较Judet入路,该入路的优势在于可依据骨折类型联合使用不同的切断,而不是不论骨折类型怎么只挑选一个切断。切断B使用于延伸到肩胛冈处的骨折,而切断D可在延伸到内下缘的骨折中使用。
作者以为,该手术入路作为肩胛骨骨折手术固定的一种新式入路方法,在不进行切断延伸的状况下即可完成肩胛骨骨折的暴露和复位固定,且不用进行肌肉或皮瓣的游离,其术后患者功用评分较高。在施行肩胛骨骨折的固定手术时,是一种可供挑选的手术入路方法。
Surgical Technique: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Scapula Neck and Body Frac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