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日本福冈大学医学院的 Shibata 博士在 AJCR 上宣布了一篇依那西普医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女,58 岁, 49 岁时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2005 年开端甲氨蝶呤医治,现在用量为 8 mg/周,可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仍是没有操控住。2006 年 3 月开端依那西普(ETN)的医治,用药前的惯例查看除糖化血红蛋白为 6.9% 外其他均正常。胸片和心电图未见显着反常。患者否定结核病史及结核触摸史,可是结核菌素皮肤实验为弱阳性。
用药前 1 个月进行异烟肼防备性医治 9 个月。当运用依那西普后,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逐步得到操控。强的松用量逐步削减,6 个月后停药。ETN 的初始用量为 25 mg/周,27 周后添加的 50 mg/周。添加 ETN 药量 1 个月后,患者打针 ETN 后感觉全身不适,第二天消失。29 周后,剂量削减到 25 mg/周。
ETN 运用 32 周后,患者感觉尿频、尿不尽,暂停运用 ETN。当地的泌尿科大夫确诊为膀胱炎,并开了一些抗生素。用药后,症状未得到改进。
Fukuoka 大学隶属医院泌尿科发现其尿检为无菌性脓尿,所以开端对尿液进行细胞学查看和抗酸杆菌培育。成果高度置疑结核感染,所以开端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的联合抗结核医治。随后的 PCR 成果也显现尿液结核杆菌阳性。
胸部 X 片和 CT 均显现肺部无显着反常,痰抗酸杆菌培育也是阴性,因而扫除肺结核。腹部 CT 显现左边肾盂扩张,肾本质受压变薄,推迟期比照剂分泌削减,左边输尿管壁增厚,肾盂输尿管移行处变窄,膀胱壁增厚且强化(图 A、B)。根据这些发现,确诊泌尿系结核。
图 1. A. 左边肾盂扩张,腹主动脉旁多发肿大淋巴结,造影剂分泌减慢;B. 膀胱壁增厚强化
该患者开端了抗结核的四联疗法(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4 个月,随后进行了三联疗法(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4 个月。膀胱炎的症状得到改进,中止抗结核后,结核没有复发,而且接连两个月结核培育阴性。
ETN 医治中止后,患者开端口服甲氨蝶呤和塞来昔布,可是没有操控住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所以开端考虑再次运用 ETN。在距第一次运用 ETN 51 个月后,再次开端 ETN 的医治。可是口服异烟肼后,呈现了细微的肝脏不良反应,服用熊去氧胆酸后,不良反应得到改进。第 69 个月,停服异烟肼后结核没有复发。
ETN 能够按捺肿瘤坏死因子的活动,因而操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是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免疫有关,运用时或许导致感染,因而需求亲近监测,并前期防备和监测结核。
肿瘤坏死因子经过巨噬细胞和肉芽安排按捺抗酸杆菌,所以在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医治期间或许导致结核。肺外结核很少,且大多数是由肺结核搬运而来,本例是现在为止仅有一例原发性泌尿系统结核。
各种肿瘤坏死因子按捺剂导致结核的危险纷歧,各国报导有差异,首要与其详细的效果机制有关。结核菌素实验常用来检测有无结核感染,但最近呈现的 T 细胞斑驳测验不受接种卡介苗的影响,实用性更强。
日本大学风湿病学院引荐肿瘤坏死因子医治前进行结核的防备性医治,每天 300 mg 服用 6-9 个月,但未提及体重不一起怎么改动用量。现在,没有有一致的用量攻略。
泌尿系结核常常是由肺结核血源播散所造成的,当结核局限于肾脏时,患者无不适,一旦播散到输尿管、膀胱,患者就会呈现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这些症状与非特异性膀胱炎很难鉴别开。但此例中,该患者呈现泌尿系症状,可是缺少特异性,需求分外当心。确诊需求尿检或活检,可是,在此例中在确诊前已开端抗结核医治。
ETN 不该在有结核史的患者中运用,可是该例患者的类风湿症状很难操控,因而考虑持续运用 ETN,一起添加异烟肼用量进行抗结核医治。
总归,依那西普是抗风湿的有用药物,但一起随同结核感染的危险,偶发泌尿系结核,运用时需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