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儿科版主@wsshihan 接诊了一个病例,十分值得学习。笔者特总结如下(感谢版主 wsshihan 的授权)。
1. 首先看一个病例
患儿,男,5 岁半,主因「发热 1 天」入院。
患儿入院 1 天前无显着诱因呈现发热,最高体温可达 38.8℃,偶咳,无显着喘息,无厌恶及吐逆,无腹痛及腹泻,在家未做特别处理,为进一步诊治,遂入院。
入院查体:神清,精力可,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 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显着干湿性啰音,心音有力,律齐,腹软,未触及显着包块,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显着反常。
辅佐检查:血惯例:WBC 15.3x109/L,PLT 400x109/L,CRP 16 mg/L,余生化未见反常,心脏彩超未见反常,A 群链球菌试验阳性。
入院后给予抗炎支撑对症医治。
2017.12.2,入院第 2 天,患儿躯干呈现皮疹(皮疹呈针帽巨细,密布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斑,压之褪色),伴有瘙痒,且痒感显着,皮疹间皮肤一片潮红,用手指按压后呈白色,数秒后恢复原状(指压痕阳性)。皮肤褶皱处皮疹密布,色深,构成线条(帕氏线)。
2017.12.3,入院第 3 天,热退,患儿嘴角呈现溃烂,眼周及眼睛发红,大拇指大面积褪皮,躯干的皮疹开端衰退。嘴角溃烂和眼周红一向继续 5 天。
2017.12.18,再次扁桃体炎,手指脱皮,无发热,偶然咳嗽有痰,予以对症医治。
2017.12.21,血惯例未见显着反常,心脏彩超未见显着反常。
2017.12.25,嘴角溃烂愈合,眼周无红肿。
2018.1.4,复又发热,最高体温达 38.5℃,偶咳有痰响,查血惯例未见显着反常,手掌开端脱皮。
你的确诊是什么?不典型川崎病?猩红热?
终究确诊:猩红热
2. 确诊为猩红热的根据有哪些?
(1)患儿主因发热 1 天,运用抗菌药物 3 天后热退,查体可见杨梅舌,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 I 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2)患儿发病第 2 天可见猩红热样皮疹:患儿躯干呈现皮疹,呈针帽巨细,密布而均匀的点状充血性红斑,压之褪色,伴有瘙痒,且痒感显着,皮疹间皮肤一片潮红,用手指按压后呈白色,数秒后恢复原状(指压痕阳性)。皮肤褶皱处皮疹密布,色深,构成线条(帕氏线)。
(3)辅佐检查: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CRP 均高于正常,心脏彩超未见反常,A 群链球菌试验阳性,可清晰确诊。
3. 需要与哪些疾病辨别?
4. 为什么感染、川崎病等会导致皮疹?
(1)感染要素导致皮疹的机制
病原体对皮肤细胞或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效果;细菌毒素所形成的,如链球菌感染所形成的的猩红热;抗原抗体反响,多为药物诱发,常为迟发型变态反响;本身免疫反响等。
(2)川崎病皮疹的机制
川崎病是一种病原微生物毒素影响免疫系统发作超抗原免疫反响性疾病,形成全身血管炎综合症,这可能是川崎病发作皮疹的病理生理原因。
5. 猩红热被误诊为川崎病原因有哪些?
(1)对猩红热及川崎病知道缺乏,发热、皮疹、咽部充血及血象升高级状况,两者能够体现共同。
(2)对小儿出疹性疾病的皮疹辨别缺乏,川崎病皮疹为多形性红斑样皮疹,皮疹形状较多,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荨麻疹样皮疹,其次为深红麻疹样斑丘疹,典型的猩红热样皮疹相对不多见。
(3)病史了解不行全面,尤其是发病前期。因猩红热为传染性细菌类疾病,发热期与出疹期多有显着的先后顺序,且出疹部位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川崎病则不显着,且川崎病的皮疹散布多呈向心性散布。
(4)查体不全面,如川崎病虽有咽部弥漫性充血,但多无扁桃体肿大,无显着的化脓性改动,而猩红热化脓性改动显着。别的猩红热虽有咽部充血改动,但较少有双眼球结膜充血且继续时间较长,假如调查不细可形成误诊。
想检查更多剖析?点击即可检查原帖。
参考文献
[1] 李晓慧. 川崎病确诊与医治新发展 [J],中华有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9.
[2] Liu JF,Du ZD,chen Z,et al.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 downregul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Kawasaki disease[J],Chin Med J(Endl),2012,125(3):496.
[3] 程书权,猩红热样皮疹的辨别确诊,我国误诊学杂志,2002,2,2(2).
[4] 孙小梅,孙景晖,川崎病诊治发展 [J],有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1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