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一
根本病史:男,60 岁,右下肢渐进性麻痹 15 年病史,左下肢无力。
图 1 胸椎 MRI 及 CT 查看。a 图为矢状位 T2WI 成像显现 T6~7 水平脊髓限制性向前方缠结(箭头所示);b、c 和 d 图为 CT 重建矢状位和轴位图,所示 T6~7 水平椎管背侧蛛网膜下腔增宽(黑色箭头所示),缠结脊髓前方椎体可见高密度钙化灶(b 长箭头所示);c 图箭头处所示可见双脊髓征象;d 图骨窗显现髓核疝出钙化
病例二
根本病史:男,38 岁,后背部痛苦,全身乏力,双腿麻痹。
图 2 患者 MRI 查看成果显现:矢状位 T2WI(A 图)见脊髓限制性缠结,呈 C 型(箭头所示);轴位 T2WI 图脊髓向前方「膨出」
病例三
根本病史:患者 34 岁,缓慢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史,损害感觉平面定位在 T10。
图 3 MRI 查看所示冠状位 T2WI 可见脊髓向左边「膨出」,矢状位可见脊髓部分变细,向前方缠结,呈 C 型;轴位 T2WI 图像是脊髓向右前方「膨出」,可见双脊髓征
以上三个病例为同一种病变,依据临床病史和印象学征象给出您的确诊吧……
病理成果:脊髓疝(SpinalCord Herniation,SCH)
脊髓疝一般可分为可分为特发性、伤口后性和医源性三类,以上三例均为特发性脊髓疝。
图 4 为脊髓疝示意图:矢状位(a)和轴位(b)图(Parmar H, Park P, Brahma B, Gandhi D. Imaging of Idiopathic Spinal Cord Herniation. RadioGraphics 2008;28(2):511-518.)
发病原理
脊髓腹旁边面的硬膜存在先天发育缺点或许继发于后天缓慢损害,出现细小的部分残缺。随呼吸和心跳构成的脊髓搏动,在胸椎后凸的存鄙人,受力点集中于硬膜囊腹旁边面,长期效果下脊髓通过硬膜残缺处向前或前侧方凸出,出现胸段脊髓压榨症的体现。
印象学体现
矢状位显现病变限制性缠结,出现「C」字型,背侧蛛网膜下腔增大;
轴位脊髓稍细,走行曲折成角,向前方或前侧方疝出硬脊膜下腔呈「双脊髓征」,部分蛛网膜下腔消失。
医治
若症状逐步发展,首选手术复原,若症状细微,亦可考虑保存医治、定时监测。
延伸阅览
脊柱结核的印象学解析
精彩 PPT:脊柱疾病 X 光阅片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请重视:印象时刻(号 dxy_radiol_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