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通气能够连续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但长时间机械通气会带来肺损害的严重后果,而且因为肺安排损害程度散布不均,即便低潮期量的操控呼吸都会导致肺损害的恶化。有研讨证明吸入性麻醉药,具有潜在的器官维护效果。
作为安全的临床用药,吸入麻醉药的运用能否下降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害(VILI),来自德国弗莱堡大学的 Karl Michael 教授等人,运用小鼠 VILI 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验证。其研讨成果发表于 2016 年 3 月的 ANESTH ANALG 杂志。
40 只 C57BL/6N 雌性小鼠随机分入 5 组,1 组不给予机械通气(氯胺酮麻醉后猝死),2 组—5 组,在别离运用氯胺酮,七氟烷,异氟烷,地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和保持,气管插管后施行潮气量为 12 ml/kg ,呼吸频率 80-90 次/分,呼气末 2 cmH2O 正压通气 6 小时以树立 VILI 模型。术中每 30 分钟记载小鼠生命体征,用药状况,以及呼吸机的参数。并于术后及术后 30 分钟,检测动脉血气的成果。
经过肺安排学改动的剖析,变形中性粒细胞的计数,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介素-1β浓度的测定,对 VILI 进行评价;运用免疫荧光和共聚集显微镜测定肺安排活性氧(ROS)和谷胱甘肽的含量;运用实时 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细胞内黏附分子-1(ICAM-1)和 Src 酪氨酸激酶磷酸化的改动。
研讨得出,不管安排学和生物符号物检测均得到,12 ml/kg 潮气量的机械通能够引起 VILI 和肺部炎症发作,而七氟烷和异氟烷的运用能够减轻 VILI 和肺部的炎症程度;ICAM-1/src 信号通路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的效果并无直接的相关性,可是 ROS 表达的削减,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增多解说了七氟烷和异氟烷的有利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地氟烷彻底没有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类似效果。
ICAM-1 是肺损害发作引起免疫应对的重要蛋白,其下流调控的 src 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程度和其本身的表达量在七氟烷和异氟烷处理的小鼠中均无显着改动,这说明 VILI 并不依靠 ICAM-1/src 信号通路。ROS 的生成是 VILI 发作的开始的改动,而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又能够对立 ROS 生成,七氟烷和异氟烷的有利效果在 ROS 和谷胱甘肽的改动中得到合理的验证。
虽然曩昔有研讨在细胞水平发现,吸入性麻醉药物的抗炎效果是因为氟烷类药物的三氟化碳基团的存在,可是本研讨清晰了地氟烷对 VILI 和抗炎效果中没有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类似的效果,这一发现关于临床作业的挑选有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