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发病率约为 0.7%~2.7%,在劳作人群中更是高达 13.5%。现在以为其发病与重复的工作活动以及长时刻的电脑运用有关。虽然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自限性病变,大多数患者可在 1 到 2 年内自行恢复,可是症状较重的患者或许需求得到及时的医治。
现在网球肘的医治办法主要有口服或外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打针疗法、物理和恢复医学干涉、外科手术。其间体外冲击波疗法大约在 20 多年前被应用于肱骨外上髁炎,其或许的作用机制包含促进安排愈合,以及经过对神经纤维的超强影响而到达镇痛作用。但是,针对其作用的体系点评或荟萃剖析所得成果并不共同。
为探求放散状体外冲击波疗法(rESWT)在医治肱骨外上髁炎中的作用,伊斯坦布尔大学物理医学与恢复部分的 Capan 教授等规划了相关研讨,并将研讨成果宣布在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16 年 7 月的期刊上。
本研讨为双盲随机对照实验。研讨者共归入 56 例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28 例为 rESWT 实验组,28 例为安慰医治组。被研讨目标及成果鉴定者均不知晓分组状况。
研讨评价目标包含视觉模仿评分量表(VAS)成果、Roles and Maudsley(RM)评分、网球肘患者自评表(PRTEE)以及握力。三次评价时刻分别在干涉前、干涉一个月及三个月后。
成果显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项目标均较干涉前显着改进,但两组间各项目标均无统计学差异,放散状冲击波医治在减轻痛苦、改进功用和握力方面并不优于安慰医治。但也有部分研讨显现体外冲击波能明显改进网球肘患者的症状,这或许与所选医治参数、医治时刻、评价目标的不同有关。因而还需求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实验来进一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