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第十二个“国际防备自杀日”。日前,美国影星罗宾·威廉姆斯、翻译家孙仲旭等大众人物因为郁闷症自杀谢世,引发大众关于郁闷症的重视。
为了防备自杀,我国方案推出一款能够防备郁闷自杀的手机使用程序。这款使用程序由北京心思危机研讨与干涉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一起研制开发,估计在三年内完结。到时,大众将能够经过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运转这个程序,自测郁闷指数,并监测各项和郁闷相关的脑电、心电等生理目标。
北京回龙观医院该项目研制开发的负责人 韩标 介绍说,项目意在进一步进步大众对郁闷症的识别率和就医率,一起增强郁闷症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咱们现在对郁闷多多少少有一些知道,但实际上,大众对郁闷的知道是缺乏的。
别的现在提到郁闷,一般会有一些病耻感,得了今后他不太好意思跟他人说,也不愿意供认。现在有的人得了郁闷,他也知道自己得了郁闷,可是他不知道该上哪找专业医师的协助。
他即便到医院,他要挂上一个专家号,或是找到一个适宜的大夫去诊治,也是一个比较费事的事。别的移动互联网的展开,各种智能手机的遍及使用,也为咱们做这个项目供给了条件。”
韩标表明,这款防备自杀使用程序能够为大众供给健康科普、郁闷评测、网上自助医治、网上咨询等多项自助效劳。“首先是科普知识,医师和医院的信息,最新的医治手法,都能够看到。
别的很大的一个功用是郁闷前期评测,假如我觉得有问题,经过这个自助渠道,就能够对心思健康状况进行开始的评测。郁闷有一些生理方面的改变,咱们能够经过可穿戴的设备,能够对这些生理目标进行实时监测。还有自助医治,经过人机对话,逐渐引导你去进行相对体系的医治。咱们还想经过这个渠道来做网上咨询,也能够经过手机来做网上预定。”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本年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每年约有12万人死于自杀。而郁闷症患者中15%—20%会自杀逝世。在我国,郁闷症的识别率仅为21%,远低于国际均匀的55.65%。承受干涉和医治者仅10%。这意味着,近8成郁闷症患者没有被“发现”;9成郁闷症患者没有得到医治。
近年来,我国现已展开了一些自杀防备作业,自杀率也出现下降趋势。以北京为例,现在北京建立了心思危机研讨与干涉中心,一起在回龙观医院开设了心思帮助热线。现在该热线已接听20多万个电话,估计挽救了7000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