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的小莉(化名)
短短几年里花费了近300万元,
购买上千件衣服,
她的月薪不过几千元,
大多数都是负债购买。
近日,浙江永康市人民法院审理了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案件的被告小莉频繁在某服装店购买衣服、鞋子,前后共花费近300万元,因还不起部分“服装款”被诉至法院。
“殿堂级”购物选手
2012年,小莉第一次踏进原告店里时,似乎发现了“新”:她觉得衣服特别“适合”自己,简直是“量身定做”。她每次都逛得如痴如醉,离开时也都“满载而归”。
在小莉眼里,这家店价格不高,衣服几十元、几百元的都有,稍贵点的在一两千元左右。因此,她从不还价!
法庭上,老板告诉法官小莉的购买记录厚厚一沓,她在店里竟然已经买了上千件的衣服。
老板都劝她不要再买了
小莉起初都是现金交易 即买即付。但每月几千元的工资,赶不上她“无限生长”的购买欲。
渐渐地,她开始签单赊账,“签单就成、回头再付”。这种“霸道总裁”作风,让她更加肆无忌惮,根本停不下来:
“
赊的账,她平时会付一些,但她经常说没钱。
每次到店里,小莉都会跟老板说:“发了工资就付钱”。
为了还清赊欠的帐继续“买买买”,小莉开始向别人借钱,向银行贷款,还透支信用卡负债200多万元。
家里人甚至只把她的银行卡
“藏”了起来
但小莉的购买欲
真是令人咋舌——
有时,跟家里人说“出门买菜”的小莉会转身就溜到店里挑衣服,让外卖小哥把菜送到店里,挑完衣服,拎菜回家。有时,为了把衣服“带回家”,实在没钱的小莉甚至“借刷”店员的信用卡,回头再替人还清卡债。
“我都让她不要再买了!”
看不下去的老板出面阻止。
但小莉却趁老板不在店里的时候,
去找不知情的新店员买。
几年的时间,小莉在这家店
花了260多万
被诉至法院的时候
她还有80多万元的未付款
“
“我们根本想不到她会花这么多钱买衣服!她的工资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多!”
小莉的家人难以接受
同时告诉法官
小莉在另外一家服装店
也花费了20多万元买衣服
同样欠着一部分钱
经法官组织调解
双方最终达成协议
被告方当场履行部分款项
余款分期履行
法官提醒
近年来
线上线下购物方式的变革
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购物理念
但买买买背后
或许真的有无处安放的焦虑
可买买买之后
内心却未必能有真正的满足
专家提醒
消费者必须保持清醒和理性
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卖方也应规范自身的经营方式
引导客户理性消费
促进和谐共赢的关系
尽量减少赊欠
降低经营风险
网友评论
菲姑娘:超出正常范围,就是一种病态。
光辉:如果家属再亮出个精神问题的证,商家得哭死……
任竹燕:这么多衣服栈哪里哦!
蘑菇:仿佛看到了不断剁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