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喉部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后常引起患者频频咳嗽,诱因多与呼吸系统并发症有关,如喉痉挛、血氧饱和度下降、上呼吸道梗阻、肺动脉水肿等。临床上采纳多种办法削减咳嗽,但作用并不非常抱负。
为了评价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 cavity bronchial tube,DLT)与单腔支气管导管(ETT)、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在下降咳嗽频率的作用作用,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麻醉学系 Tanoubi 教授等展开了一项随机对照单盲实验,相关研讨结果宣布在近期 Can J Anesth 杂志上。
研讨人员归入 2009 年 4 月 - 2011 年 5 月间加拿大魁北克 Maisonneuve-Rosemont 医院承受喉部手术的患者,扫除规范包含插管困难、肥壮以及其他插管或手术禁忌证,共归入 58 例成人患者。
一切患者术中均承受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于手术结束前 20 - 30 分钟进行与分组相关的相应操作。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保存双腔支气管导管组(20 例),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替换为单腔支气管导管组(18 例),将双腔支气管导管替换为喉罩组(20 例)。
为确保设备替换顺畅,三组患者均可按需服用神经肌肉拮抗剂。设备替换结束后,将患者转入一般病房,待患者自主呼吸康复正常后拔除相应导管或移除喉罩。
首要评价目标气管拔管或喉罩移除后患者发生咳嗽的次数及频率,一起记载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喉痉挛、机械通气无力)等。
研讨结果发现,在设备替换及拔除过程中,未发现患者呈现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状况。喉罩组患者术后咳嗽发生的频率较其他两组有显着下降,双腔支气管导管组中,90%(18 例)患者咳嗽发生次数超越 1 次;单腔支气管导管组中,83%(15 例)患者咳嗽发生次数超越 1 次;而喉罩组中,仅 35%(7 例)患者咳嗽发生次数超越 1 次。
三组患者声响沙哑、咽喉痛、喉痉挛的发病率及严峻程度并没有显着不同,且未发现其他推迟并发症。
因而,研讨人员总结,关于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来说,喉部术后替换为喉罩则可显着削减拔管后咳嗽的发生状况。因为本实验归入人数较少,下一步需求大样本的对照研讨,以评价喉罩在下降拔管后咳嗽发生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