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型肱骨近端骨折好发于晚年患者与骨质疏松患者,易构成肩关节功用障碍。用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医治办法包含非手术医治、骨块直接缝合、肱骨近端髓内钉、经皮克氏针固定、经皮或切开角安稳钢板固定、半肩或全肩关节置换。可是关于肱骨近端骨折的医治仍存在许多争议,医师往往依据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块数量、临床经历和患者年纪等基本状况片面挑选医治办法。
现在还短少关于保存医治、肱骨近端髓内钉、确定钢板、经皮克氏针固定医治肱骨近端骨折的行列研讨。因为患者年纪和健康状况不同,不同的医治办法获得的效果也不一致。为此,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 Tamimi 医师等进行了一项回忆性行列研讨,提示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办法效果上各有千秋,文章宣布在近期的 Injury 杂志。
作者回忆性研讨了 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医治的移位型肱骨近端骨折病例。扫除病理性骨折、肩关节置换患者、随访小于 8 个月的患者以及失访或许逝世的患者。因为短少相关攻略,关于患者医治办法的挑选是依据临床医师的经历。
保存医治
保存医治的患者选用吊带将上臂固定在胸壁 2 周,假如肱骨头和肱主干的移位超越肱主干直径的 50% 则进行闭合复位。在术后 2 周、4 周、6 周复查 X 线。假如骨折端没有显着的骨擦音,则在 2 周后进行上肢的钟摆操练(图 1)。
图 1 A:外翻型三部分移位型肱骨近端骨折的 X 线片;B:穿胸位 X 线显现骨折向后成角大于 45°,大结节移位;C 和 D 保存医治 5 周时的前后位和穿胸位 X 线显现骨折愈合
经皮克氏针固定
选用办法闭合复位,然后依据骨折类型从肱骨内上髁或许外上髁置入 2 到 4 枚 2.5 mm 的克氏针。克氏针放置于软骨下骨,远端被折弯以操控骨折移位。尾端放置在皮下以防止软组织感染。然后将前臂以吊带制动(图 2)。一旦骨折愈合,则取出内固定,时刻一般为术后 4 个月。
图 2 A:肩关节前后位 X 线显现肱骨近端外科颈移位型骨折,两骨折块之间没有触摸;B:穿胸位 X 线显现侧位骨折对线杰出;C:术后 X 线显现骨折复位杰出,经皮克氏针固定安稳;D:初度手术后 3 个月的前后位 X 线显现骨折有愈合痕迹,可是两枚克氏针穿入关节面,因而取出内固定
确定钢板固定
选用胸三角入路进行确定钢板固定,防止过度损害骨膜,选用直接复位或许克氏针撬拨的办法复位骨折,克氏针暂时固定后运用确定钢板进行固定,在肱骨头和骨折远端别离至少置入 3 枚螺钉,然后悬吊制动和进行钟摆操练(图 3)。
图 3 A:前后位 X 线显现肱骨近端外翻移位型 3 部分骨折;B:穿胸位 X 线显现骨折侧位对位杰出;C:术后 X 线现在骨折复位杰出确定钢板在位;D:术后 3 个月的前后位 X 线显现有骨痂构成
肱骨近端髓内钉固定
在透视下进行骨折闭合复位,然后切开三角肌和肩袖,运用骨椎翻开髓腔,置入导丝,刺进髓内钉,依据骨骼质量挑选螺旋刀片或确定螺钉固定肱骨近端。然后修正肩袖(图 4)。术后第二天开端训练。
图 4 A:肩关节前后位 X 线显现肱骨近端移位型 3 部分骨折,骨折线延伸至肱主干;B:术后 X 线显现骨折复位杰出,肱骨近端髓内钉固定; C 和 D 术后 1 个月和 5 个月的前后位 X 线显现骨折逐步愈合
在 2008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共有 182 例肱骨近端骨折入院医治。男性 37 例,女人 113 例。其间有 113 例患者契合归入规范被归入研讨。其间二部分骨折 45 例(39.2%)、三 - 四部分骨折 68 例(60.2%)。保存医治 25 例(22.1%),肱骨近端髓内钉固定 19 例(16.8%)、确定钢板固定 44 例(38%)、经皮克氏针固定 25 例(22.2%)。患者均匀年纪 65.3 岁,点评功用时的均匀随访时刻为 26.2 个月。右侧骨折多于左边,别离为 67 例和 46 例。
不同医治组患者的年纪、性别、受伤侧、随访时刻没有统计学差异。在年纪大于 65 岁的三 - 四部分骨折患者中,与经皮克氏针固定和肱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比较,更多挑选确定钢板和保存医治。确定钢板和髓内钉固定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要优于保存医治组和经皮克氏针固定组。
总共发作了 22 例(19.5%)不良并发症,别离为内固定移位 7 例、变形愈合 6 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3 例、假关节 3 例、浅表感染 1 例、术后出血 1 例、螺钉突起 1 例。各个医治组的并发症发作状况别离为确定钢板组 8 例(18.2%)、经皮克氏针固定组 6 例(24%)、肱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组 7 例(36.8%)、保存医治组 1 例(5%)。不同组间并发症的发作率并无统计学差异。
经皮克氏针固定组患者的肩关节 Constant 评分要优于保存医治组,别离为 70 和 57.2。确定钢板组和保存医治组的 Constant 评分和 DASH 评分并无显着差异。其他的医治组之间功用评分也没有统计学差异。
将患者依照年纪进行分类之后,年纪小于 65 岁的患者不管选用肱骨近端髓内钉仍是经皮克氏针医治,其 Constant 评分都要优于保存医治组,别离为 77.2:54.7 和 74.0:54.7。保存医治组的 Constant 和 DASH 评分与确定钢板组没有现在差异。在年纪大于 65 岁的患者中,经皮克氏针固定组患者的 Constant 评分要显着优于肱骨近端髓内钉固定组和保存医治组,别离为 68.7、51.9 和 55.3。保存医治组和确定钢板组的 Constant 评分和 DASH 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
年纪要素是决议肱骨近端髓内钉效果的主要要素,年纪小于 65 岁的患者的 Constant 评分要显着优于 65 岁以上患者,别离为 77.2 和 51.9。可是不同年纪组患者的骨折类型并无统计学差异。
在二部分骨折中,经皮克氏针固定组的 Constant 评分要显着优于保存医治组,别离为 70.4 和 53.9。二部分骨折患者中,保存医治组与钢板固定组的 Constant 评分和 DASH 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在三 - 四部分骨折中,不同医治组患者的功用评分类似。
因而,作者总结以为,关于年纪小于 65 岁的二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经皮克氏针固定或许髓内钉固定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在年纪大于 65 岁的二部分骨折,经皮克氏针固定的效果要优于保存医治。在年纪大的患者中运用肱骨近端髓内钉或许效果欠安。关于移位型三 - 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保存医治和手术医治的效果并无太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