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肱主干骨折的的手术办法包含传统切复内固定(ORIF)、微创钢板固定(MIPO)以及髓内钉固定(IMN),但终究哪种更好,至今也没个定论。
近来,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布里斯班妇女医院的 Davies 等医生选用病例配对比较的办法,经过比较骨不愈合、医源性桡神经损害和感染这 3 个首要并发症的发作率点评了 MIPO 和 IMN 医治肱主干骨折的作用。
骨哥也将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研讨简介
回忆性研讨,严厉挑选 2004 年至 2012 年 MIPO 或 IMN 医治的肱骨骨折患者。终究,两组各归入 15 例,均为 OTA 12A/B/C 型骨折。两组均包含肱骨近、中、远 1/3 骨折,另一维度来说也均包含横行骨折、螺旋骨折、破坏骨折。两组各有 8 例患者存在能添加骨折推迟愈合和并发症发作率的疾病——总归,两组基线值具有可比性。
IMN 组患者选用顺行肱骨髓内钉固定术。近端切断选在肩峰前外侧,切断长约 3-4 cm,切开三角肌,充沛露出,使肩袖损害最小化。远端锁钉切断选在远端的前侧,以下降桡神经损害的危险。
MIPO 组患者选用经典术式(见下文图 2)进行。近端切断选在胸大肌止点水平,肱二头肌肌腱外侧,切断长约 4~5 cm。远端切断选在肘横纹上一横指处,长约 4~5 cm。辨认并维护前臂外侧皮神经以利于此区域的操作,切开肱肌露出肱主干,前臂旋后防止损害桡神经。于两个切断间树立肌肉下地道并在肱骨前方放置钢板、完结复位和螺钉固定(见下文图 3)。
如前所述,调查 3 个首要并发症:骨不愈合、桡神经损害和感染(骨愈合界说为 X 线片中 4 个骨皮质至少有 3 个骨皮质存在连续性骨痂或骨折线消失)。
经过 1 年随访,MIPO 组只要 1 例患者发作骨不愈合,无桡神经损害和感染,有 1 患者需求翻修手术;IMN 组则有 8 例发作并发症,包含 3 例医源性桡神经损害、4 例骨不愈合和 1 例感染,且有 4 例患者需求翻修。两组间的整体并发症发作率有明显差异,但每一种并发症发作率则无明显差异。
骨哥点评
在该研讨中,表观上看 MIPO 的术后总并发症发作率低于 IMN,好像能够以为 MIPO 优于 IMN,但因为样本量过少,详细到每个并发症却并无统计学差异。
也正是因为样本量过低,单纯从该研讨成果动身,咱们并不能就此得出 MIPO 优于 IMN 的切当定论——但是这也从旁边面体现出,当时这两类手术临床展开的都不多。
传统的 ORIF 仍是肱主干骨折医治的「金规范」,其长处是复位成功率高且肩肘关节并发症发作率低,但其最大缺陷是手术切断大、简单引起医源性绕神经损害和术后感染(图 1)。
图 1. 传统的钢板螺钉固定尽管能够获得较好的复位成功率,但因为手术切断大,规模广,其简单形成桡神经损害和术后感染
MIPO 最早被用于股骨远端骨折的医治。后来有研讨者将其用于肱主干骨折中,成果发现它在确保骨折安稳的一起能削减骨不愈合、医源性桡神经损害和术后感染的发作率,更优于 ORIF。(图 2、3)
图 2. 肱主干前方微创钢板固定术中相片:A,近端切断而且辨认头静脉;B,远端切断而且辨认前臂外侧皮神经;C,经皮置入钢板的远近两个入切断
图 3. A,肱主干中 1/3 横行骨折术前 X 线片;B,肱主干前方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术后 x 线片,骨折对位对线杰出
IMN 作为一种使用 20 多年的术式(图 4),与 ORIF 比较,其最大优势是手术切断小、不易引起医源性桡神经损害以及手术时刻较短,而其缺陷是肩关节并发症发作率高以及简单导致二次手术。
图 4. 肱主干骨折的髓内钉固定 A, 肱主干骨折; B/C,骨折整复并置入导针;D,髓腔扩髓; E,用于刺进近端螺栓的外侧瞄准臂; F,透视查看复位状况以及螺钉方位
经过查找文献,骨哥发现有关肱主干骨折手术医治的研讨质量良莠不齐。曾有比较肱主干骨折各个术式的 META 剖析,尽管得出 MIPO 优于其他两种术式的定论,但因为归入的研讨是回忆性研讨且质量较差,稠浊要素过多,因而骨哥以为其成果可信度并不高。
总而言之,在当时没有攻略也没有更为可信依据的景象下,关于肱主干骨折的手术挑选应该个体化,而且掌握好适应症。更重要的是,不论选用哪种术式,细心和准确的手术技巧才是防止上述 3 大并发症的要害。
为了缔造更优质的依据,各位骨科站友、骨哥粉丝也无妨在工作中测验新的术式。
参考文献
1. 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 12 版. 第 6 卷,伤口骨科
2.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27(2), 68-72. doi: 10.1097
3.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30(11), 612-617. doi: 10.1097
4.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25(10), 1634-1642. doi: 10.1016
5.Injury, 39(12), 1319-1328. doi: 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