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现在常常听一个观念以为互联网医疗隆冬现已到了。其实,互联网医疗其实春天都没有到,怎样谈得上隆冬?」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在 7 月 16 日的「reMED2016」大会说道。
刘谦表明,实践确实并不达观,现在互联网医疗职业中仍存在公立医院独占、短少医疗保险付出、短少医院间的数据共享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互联网医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以医师社区东西类 APP 为例,经过独角兽工作室本年 4 月份的调研发现,官方发布的数据存疑,某些 APP 的官方发布的用户数乃至是下载数量的两倍。此外,在医师社区中,前 1% 客户奉献 35%—50% 帖子,前 5% 用户奉献 50% 到 75% 帖子。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虽然是实在的注册用户可是却十分不活泼。因而,后续由社区向电商、医疗效劳转化实践存在困难。
其次,我国移动医疗类 APP 同质化十分严峻。经过独角兽工作室对市面上超越 1200 款移动医疗 APP 的查询计算发现,超越四分之三的 APP 在做三件事:一是网络问诊,二是挂号付出或许陪诊,第三则是慢病办理。对照美国移动医疗类 APP,大致能够分为:在线问诊、医师上门、慢病办理、医师社区、患者社区、医学数据可视化、医师预定、医疗效劳比价、肿瘤云决议计划渠道、用药追寻器、术后办理、云电子病例、医院移动通讯计划等多个类别,且散布均匀罕见扎推现象。经过比照,刘谦以为我国互联网医疗创业高度相同且技能含量不高,「假如大部分 APP 都只做上述三件事,那么绝大多数都活不下去。」
第三,互联网医疗短少付费方。患者不愿意买单,医院没有买单习气,医师也是只进不出,那么谁来为效劳买单?医保、商保,看似都能够,实践都还有必定间隔。
独角兽工作室在曩昔一年研讨的超越 150 个互联网医疗项目中,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项目现已消失。其原因在于产品针对的其实是虚伪痛点,或许说是其幻想出的用户痛点,别的还有项目技能难度大、巨子碾压、烧钱过快、盈余无着、方向迟疑、团队内讧等问题。
刘谦主张,因为医疗的低频性难以改动,因而互联网医疗不能照搬互联网办法;单纯做电商渠道、大闭环的产品窗口根本封闭,创业成功率低;大城市、大医院、大专家并不是互联网医疗主战场;不赞成药厂或许器械公司做移动医疗;线上无法构成医疗的闭环,线下重财物开展慢、难度大,要考虑怎么打通线上线下;互联网医疗公司要做到是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相对于其他范畴,我国互联网医疗仅仅开端,互联网医疗在 2015 年融资不过 18 亿美金,不过滴滴打车一轮融资。刘谦猜测未来五年医疗职业有以下几大趋势:
三甲医院在严重疾病特征科室的优势不会不坚定
民营医院和医师集团在医疗效劳性科室会大量出现
商业医疗保险仍未成为干流
底层医疗患者数上升,临床水平提高缓慢
医院药品、医疗器械回扣规划削减,来自医疗的收入份额大增
针对上述趋势,刘谦以为,互联网医疗要在我国完成爆发性增加,还需要具有三方面的根底:榜首三甲医院医师多点执业率超越 20%,第二商保占医疗开支超越 5%,第三 30% 以上三甲医院敞开结构化数据。刘谦:「这三个条件是整个互联网医疗进行爆炸性增加的根底,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