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是胆道体系最多见的恶性肿瘤,恶性度高,5 年生存率仅 5% 左右(中美数据挨近)。而胆囊癌又因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确诊率竟缺乏 30%。这些特色常常导致一种叫做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的临床状况发作,即临床上术前考虑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多数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在术中或术后病理偶尔发现的胆囊癌病例。
这样的患者往往需求行二次彻底治愈性手术,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苦楚,乃至呈现更坏的状况,比方榜首次手术形成的穿刺孔栽培或腹腔栽培搬运,使患者直接失掉手术时机。不只如此,还有相反的另一种状况就是,患者术前确诊考虑为胆囊癌,预备开腹行彻底治愈性手术,成果病理是良性,虽可暗自幸亏,但实践上错过了本能够微创医治(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
所以,进步胆囊癌的术前确诊率,成为胆囊疾病精准医治的要害。
为处理这一难题,中国医科大学隶属榜首医院的周玮医生发现了一种术前辨别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好办法,并于 2017 年 8 月宣布在外科尖端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JACS)上,来看下具体状况。
长处先睹
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形态学辨别法(息肉巨细、基底宽窄、强化程度凹凸、胆囊壁是否接连等),而是经过在三期增强 CT 印象上,丈量病变的各期 CT 值,尤其是门脉期和推迟期 CT 值,算出它们的差值,用量化的目标加以辨别。
其研讨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ΔCT(门脉期 CT 值-推迟期 CT 值)这个参数,在良恶性病变组之间,有很显着的差异性,其理论依据是胆囊癌的推迟强化效应。
使用此办法,不只能够扫除阅片者经历、片面差异性等搅扰要素,并且能够经过量化的方法进行更为精准的术前辨别确诊,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均很强,避免了临床上关于相似病例医治的盲目性。
研讨规划
本文作者核算了 2013 年 7 月至 2016 年 7 月的三年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隶属榜首医院进行手术医治的 90 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例,当选规范:a. 进行了手术,有病理成果;b. 术前 2 周内进行了腹部三期动态增强 CT 扫描(triphasic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能在本院的 Imax 印象体系上调取印象并进行各种丈量;c. 息肉样病变直径大于 1 cm。
材料汇总后,由高年资印象科医生和肝胆外科医生协作,在不知病理成果的状况下对病变进行各期的 CT 值丈量,研讨良恶性病变的 CT 值改动规则有何差异(如图 1,图 2)。
图 1 良恶性病变印象及什物比照(第 1 对)。A1、A2:59 岁男患,较大病变的最大径 2.1 cm,门脉期 CT 值 87 HU,推迟期 CT 值 84 HU,ΔCT = 3 HU。术后病理:中低分解腺癌。B1、B2:58 岁女患,病变最大径 2.5 cm,门脉期 CT 值 90 HU,推迟期 CT 值 73 HU,ΔCT = 17 HU。术后病理:管状腺瘤伴中度异型增生
图 2 良恶性病变印象及什物比照(第 2 对)。C1、C2:65 岁女患,病变最大径 3.1 cm,门脉期 CT 值 85 HU,推迟期 CT 值 77 HU,ΔCT = 8 HU。术后病理:高分解腺癌。D1、D2:85 岁男患,较大病变的最大径 7.0 cm,门脉期 CT 值 86 HU,推迟期 CT 值 72 HU,ΔCT = 14 HU。术后病理:乳头状腺瘤伴轻度异型增生
首要成果
成果发现,在各项印象目标上,恶性病变组病变的巨细(最大直径)显着大于良性病变组(P<0.01)。两组病变的动脉期 CT 值和门脉期 CT 值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病变的平扫 CT 值,推迟期 CT 值和ΔCT 值 (ΔCT = 门脉期 CT 值-推迟期 CT 值) 之间差异显着(P<0.01)(见表 1)。
表 1 良性和恶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印象学状况
而在猜测胆囊息肉样恶性病变的确诊价值上,平扫 CT 值灵敏度是 0.630,特异性是 0.795;推迟期 CT 值灵敏度是 0.543,特异性是 0.818;ΔCT 值灵敏度是 0.909,特异性是 0.826。
无论是灵敏度,仍是特异性,ΔCT 值都显着优于平扫 CT 值和推迟期 CT 值 (P<0.05)(见表 2)。
表 2 平扫 CT 值、推迟期 CT 值和ΔCT 猜测恶性病变的确诊价值
图 3 显现的是平扫 CT 值、推迟期 CT 值和ΔCT 值猜测恶性病变的 ROC 曲线,可见ΔCT 值的曲线下面积(AUC) 显着大于平扫 CT 值和推迟期 CT 值。
图 3 平扫 CT 值、推迟期 CT 值和ΔCT 值猜测恶性病变的 ROC。A,平扫 CT 值;B,推迟期 CT 值;C,ΔCT 值
从上图能够看出,ΔCT 的 Cutoff 值是 10 HU,也就是说,当ΔCT 小于 10 HU 时,确诊胆囊息肉样病变为恶性的敏感度为 90.9%,特异度为 82.6%,是一个十分有用的确诊目标。
关键总结
本研讨以胆囊癌的推迟强化特色作为突破口,使用这一特色,选用丈量病变 CT 值,核算门脉期 CT 值与推迟期 CT 值差值(ΔCT)的方法对病变推迟期衰减的程度加以量化,再经过在 90 例病例中进行验证,终究断定ΔCT 是辨别胆囊息肉样病变良恶性的一个有用目标,并核算出ΔCT 的 Cutoff 值是 10 HU。
也就是说,在临床上,术前咱们经过在 CT 印象上测算ΔCT,看ΔCT 是大于仍是小于 10 HU,来判别病变是良性仍是恶性。这关于预备承受手术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患者来说,是采纳微创的 LC 手术,仍是采纳敞开的彻底治愈性手术,决议计划不再那么盲目。这将改动现在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诊治形式。
参考文献
1. Zhou Wei, Li Guichen, Ren Ling. Triphasic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Gallbladder Polypoid Lesions. J Am Coll Surg. 2017 Aug;225(2):243-248. doi: 10.1016/j.jamcollsurg.2017.04.014. Epub 2017 Apr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