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医师眼里,抗菌药物就是万金油,哪里有病用哪里,可是这显然是不对的。
抗感染是一场无硝烟的战役!
抗菌药物固然在其间具有无足轻重的位置,但只要合理运用才干发挥其功效,到达你想要的效果。而实践上,不少医师呈现过以下无效运用抗菌药物的状况。
习惯证不符
抗菌药物是经过杀灭或按捺病原菌起效果,因此仅适用于由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造成的的感染。
以下状况均无用药指征:
1. 非感染要素如恶性肿瘤、无菌性安排坏死、变态反响(如药物、溶血)、植物神经功用紊乱等可引起发热的状况。
2. 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痛风性关节炎、部分软安排伤害引起的红肿等无菌性炎症。
3. 无高危要素(手术规模大、时刻长,触及重要脏器,异物植入,高龄,糖尿病,免疫功用低下,营养不良等)的清洁手术。
事例剖析
1. 患者双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右示、中指及左拇指指间关节处可见包块,部分轻压痛,示指间关节背侧部分皮肤残缺,少数白色牙膏状物流出」。入院后予以头孢唑林钠粉针。
剖析:1. 患者无感染的确诊或剖析,用药指征不清晰。2. 且在用药前未留取分泌物行细菌培育+药敏,与用药相关的查看不完善。
2. 患者右中指压榨伤术后 3 个月,行克氏针取出、缝合术,术程约 1 h,无任何高危要素。术前术后予以头孢唑林。
剖析:该患者防备感插手征不清晰。
药物选用有误
药物的选用要根据患者所患疾病、患者的本身归纳状况以及药物的特征等归纳要素挑选最合适患者个别、针对性强的药物。部分医师在选用药物时疏忽了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响以及患者的年纪、特别生理期及其他疾病史等要素。
事例剖析
1. 高血压病患者兼并细菌感染的上感,选用针对 G- 菌为主的头孢地嗪抗感染。
剖析:该患者选药针对性不强,且实践抗感染效果欠佳。主张相似状况可考虑改用针对 G+ 菌为主的一代头孢或大环内酯类。
2. 患者既往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史,此次确诊为缓慢阻塞性肺病急性加剧兼并 Ⅱ 型呼吸衰竭。因双肺炎症予以硫酸阿米卡星抗感染,用药后呈现肌无力和呼吸困难加剧。
剖析:阿米卡星具有神经肌肉阻滞的效果,在患者原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病史的状况下选用,会加剧患者肌无力的体现。
用法有误
正确的用法用量是指药物运用的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给药浓度和阶段,既能到达应有的效果,又能防止发作不必要的不良反响。不少医师尽管选对药,可是忽视了药物的正确用法,往往也不能到达抱负的效果或呈现严峻的不良反响。
事例剖析
1. 患者 65 岁、确诊为肺炎,入院时查肌酐 134.9 umol/L(肌酐铲除率约 20-25 ml/min)。入院后给予依替米星氯化钠(0.3 g qd),用量偏大,后复查肌酐上升至 258.9 umol/L。
剖析:肾危害患者不宜直接大剂量运用或许导致肾危害的药物,而是应该根据患者的肌酐铲除率调整药物用量。此例宜调整为 0.1-0.2 g qd。
2. 泌尿系感染患者因发热,运用时刻依靠型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尽管医嘱用法为 2.25 g bid,患者用药后仍呈现发热。
剖析:运用抗生素时应分清时刻依靠性抗生素和浓度依靠性抗生素,因不同类型其的药浓度影响不同。该病例中将用药计划调整为 q8h 给药后患者未再发热。
3. 肺炎患者,予以头孢地嗪钠粉针抗感染 5 天后,患者咳嗽咯痰较前显着削减,遂停用该药。停用头孢地嗪钠粉针次日,患者咳嗽咯痰量增多,又予以头孢他啶抗感染。
剖析:肺炎一般阶段至少 7-10 天,阶段过短简单引起症状重复。
联用有误
联合用药的意图在于扩展抗菌谱、增强抗菌药活性、减轻毒性或不良反响。联合用药不妥包含配伍忌讳(体外)或相互效果拮抗(体内),使得效果下降或不良反响添加,有些乃至呈现毒性反响。
事例剖析
患者男,42 岁,腹痛吐逆 3 天,确诊:腹痛查因:急性胃肠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5 g qd)+ 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0.2 g bid)+盐酸小檗碱片(0.3 g tid)。用药后查血肌酐 212.0 umol/L,患者用药后呈现急性的溶血性贫血。
剖析:究其原因应是过量用药(左氧氟沙星过量)和没有必要的联合用药。左氧氟沙星和盐酸小檗碱均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不良反响,联合用药增大不良反响的发作几率和严峻程度。
频频换药
抗菌药物效果点评一般为 72 h 左右,效果点评不能单纯看血象的改变,因血象受患者的状况和用药影响较大。应结合患者症状,血象、C 反响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及印象学查看等进行归纳判别。有的医师运用某种抗菌药物一两天后没有显着好转,就替换药物,成果抗菌药物不能保持有用血药浓度,然后导致医治失利。
事例剖析
患者男性,90 岁。确诊:1. 缓慢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剧期;2. 高血压病 3 级 极高危;3. 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先后予以头孢呋辛抗感染,半天后当天改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1 天后又改用美罗培南抗感染。
剖析:频频替换抗菌药物,且无清晰的换药根据,不利于保持有用血药浓度和点评抗菌药物的效果。
总结
抗菌药物的有用运用,应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峻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及抗菌药物药效学和药动学依据,制定抗菌医治计划。
包含抗菌药物的选用种类、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阶段及联合用药等。
参考文献
2015-04-01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办理局办公室,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件局 . 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运用辅导准则(2015 年版)的告诉 [Z]. 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
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办理标准(试行)[S].卫医管发 [2010]28 号.吴晓玲, 贾福军, 高兴林, 等. 广东省处方点评施行标准(试行)[J]. 今天药学杂志,2009,4(1):66-68.
注:文中事例来自个人经历及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