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1996 年,Griffiths 博士将科技上瘾症界说为一种 非自然化学性的人机交互成瘾性行为。近年来,智能手机的过度运用已成为日益加剧的全球问题。
在曩昔,确诊智能手机成瘾(Smartphone Addiction)需求满意以下三点:智能手机运用时刻超越预期、企图按捺运用手机的激动却不断失利、即便知道本身存在此类继续性或重复性生理心思问题却依然过度运用手机。
以上症状与赌博妨碍的症状有相似之处。智能手机成瘾中存在的逼迫、耐受、戒断和功用危害症状也与网络成瘾妨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相同。由此可见,关于智能手机成瘾妨碍,咱们还需建立更多特异性确诊规范。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5 月,台大医院的 Dr. Lin 及来自台北其他医院和研讨所的研讨员对 79 个学生各进行了为期 1 个月的数据搜集计算,并于 2017 年 8 月在 Original Research 上发表文章。该项研讨的查询办法包含「采访」和「App 数据记载评分」,其间关于对照组只运用「采访」的办法进行确诊,而关于研讨组则一起运用了「采访」和「App 数据记载评分」的办法。
研讨者依据「企图按捺运用手机的激动却不断失利」的现象,「运用智能手机躲避或缓解烦躁心情」等 14 个确诊规范对受试者进行了确诊,并在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猜测率、阴性猜测率、评判间信度、再测信度上对 App 确诊与心思医生确诊进行了比较,证明了 App 确诊提高了智能手机成瘾确诊的准确率。
计算包含了频率,频率趋势、时长、时长趋势、中位数、中位数趋势六个参数,依据 AUC 剖析,研讨组中频率(P = 0.003),时长(P = 0.001)和中位数(P = 0.029)具有显着计算学含义,而对照组中仅有频率(P = 0.047)和频率趋势(P = 0.050)具有计算学含义。且研讨组的 AUC 指数比较对照组更高。
根据研讨结果,研讨者提出了兼并 App 确诊的智能手机成瘾妨碍确诊规范:
序号
内容
A
不适当地运用手机,导致苦楚并呈现显着临床危害,可呈现于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至少继续 3 个月。契合 3(或更多)项下述症状 :
1
对运用手机入神,以至于整天运用手机
2
企图按捺运用手机的激动却不断失利
3
戒断:未运用智能手机一段时刻后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和/或易怒的症状
4
智能手机运用时刻超越预期
5
智能手机运用频率过高:运用频率>68.4 次/日
6
即便发觉运用智能手机引起本身继续性或重复性生理或心思问题依然继续过度运用智能手机
7
运用智能手机躲避或缓解烦躁心情(比方:无助,罪恶感,焦虑)
B
功用危害
1
功用危害:契合 1(或更多)项下述症状:
(1)
智能手机过度运用导致的继续性或重复性生理或心思问题
(2)
在风险环境下运用智能手机(如:驾驭车辆或过马路)
(3)
因为智能手机的运用而影响密切关系:作业,教育/就业机会
2
智能手机过度运用引起显着片面苦楚或消耗时刻
C
扫除规范:智能手机成瘾的行为不能由逼迫妨碍(OCD)或 I 型双相情感妨碍来解说
该研讨证明了 App 记载评分确诊智能手机成瘾妨碍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而且这种兼并确诊方法能够经过两个主要症状(过度运用和延伸运用),以及三个 App 生成的参数(时长,频率和频率趋势参数)联合确诊智能手机成瘾妨碍。该研讨具有很大的立异性,奇妙地结合疾病特色运用 App 优化了当下的确诊方法,也为未来疾病确诊供给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