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for life」(对生命有利),译为「益生菌」或「原生保健性菌种」,为一类对宿主有利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并能发生切当健康成效然后改进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利效果的活性微生物的总称。2001 年国际粮农安排 (FAO) 和国际卫生安排 (WHO) 将益生菌界说为:适量吸取后能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用效果的活菌。
已然说到了益生菌,那就趁便提一下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益生元又称益生素或益菌生,一般以为是不易被消化的食物成分,经过挑选性的影响一种或几种细菌的成长与活性,促进有利细菌成长繁衍。咱们所了解的双歧因子就是促进肠内双歧杆菌成长的益生元。
无论是益生菌仍是益生元,现在普遍以为其除了具有调理肠道菌群,改进胃肠道症状外,还能用于医治包含特应性皮炎、乳糖不耐受症、细菌性阴道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等其他疾病。
2011 年美国胃肠病(ACG)学会年度科学会议和研讨生课程上的一个新闻简报着重:越来越多的依据标明服用益生菌,能减轻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如腹泻、胃胀和炎症。
前期的研讨及 Meta 剖析中也说到:当服用满足量的益生菌时,会给健康带来好处。且服用益生菌不光能够下降肠道感染风险,对防止困难梭菌感染或许也有利。
2012 年,两篇 Meta 剖析宣布在了 JAMA 和 Aliment Pharmacol Ther 上,均得出结论:益生菌能够下降抗生素相关腹泻(AAD)的发生率。将益生菌的运用面向了新的顶峰。
可是当咱们停下来对相关研讨进行细心酌量,其实不难发现,其间各个研讨的样本量均相对较小。更进一步说,这些研讨中存在着惊人的异质性。因而将这些研讨总结综合到一同的 Meta 剖析至少会呈现研讨目标的挑选偏倚。这些实验如要代表更多的人群?或许需求大样本的前瞻性研讨来证明。
在 2013 年的 The Lancet 杂志上,一项来自英国、由威尔士和英格兰东北部安排的 PLACIDE 研讨对此进行了阐明。该研讨共纳入了超越 1.7 万例的 65 岁以上承受抗生素医治的患者。研讨分为空白对照组及运用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两种最常见微生物制剂的实验组。
成果发现:两组组间的困难梭菌感染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差异。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实验组肠胀气的发生率添加,其间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承受益生菌医治的患者,胀气陈述数添加了 3 倍。核算得到损伤系数为 2.5。
别的,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研讨者于 2008 年在 The Lancet 杂志上报导了益生菌或许会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致命性部分缺血风险。 JAMA 杂志于 2014 年 11 月也宣布了一篇文章以为,益生菌并不能随意服用,且不该抗生素一起运用。
看到这儿,咱们不由会感到苍茫,终究益生菌医治该怎么把控?
来自弗吉尼亚州诺福克东佛吉尼亚医学院胃肠病科主任、医学教授 David Johnson 曾做客 Medscape 胃肠病学频道,就益生菌的运用问题进行了具体说明,他以为跟着非处方药品越来越简单取得,现在益生菌的运用已过于遍及。当患者在运用抗菌药物时,医师乃至惯例引荐运用益生菌以防备抗生素相关的腹泻。他主张对这些做法喊停,并从头反思咱们对这些患者做的处置。
并以为虽然有部分临床实验标明,益生菌或许对一些胃肠疾病有利,而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益生菌也好处良多,可是对某些高度免疫抑制或危重症患者而言,益生菌的运用则需稳重。
既往有患者因运用某种益生菌导致感染性并发症,如干酪乳杆菌引发脓毒症、布拉酵母菌导致真菌血症、鼠李糖乳杆菌 GG 导致的肝脓肿的报导,这些病例均发生在高度免疫抑制和或危重症患者中,尤其是那些体内留置血管导管的患者。
Johnson 教授以为,益生菌或许改动微生物菌群,形成生态失调并打破正常肠道微生物菌群,且新的研讨证明无益,反而或许形成损伤,而医疗的首要原则是防止损伤。故对运用抗生素的患者,主张先将益生菌放在或许有害的方位,稳重考虑,而不要急于去引荐乃至是惯例运用。
故益生菌虽具有吸引力,但并不是对一切的患者都必要,而「好」菌也要好好使用才干发挥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