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婴儿中,先天分肌性斜颈(CMT)是斜颈中最常见的类型。依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 3 型,榜首型是方位性斜颈,仅见于颈部方位变形者;第二型是肌性斜颈,其颈部变形与肌肉严重和被迫关节活动范围(ROM)受限;第 3 型是胸骨乳突肿瘤或假性肿瘤,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内纤维性肿块构成和被迫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为了评价在先天分肌性斜颈的婴儿中,使用物理医治(爸爸妈妈依据家庭练习计划进行医治或由物理医治师供给医治)对其预后的影响,来自于意大利 IRCCS Policlinico San Matteo 基金会的 Carenzio 等规划了相关研讨,并将研讨结果宣布在 Eur J Phys Rehabil Med 2015 年 10 月的期刊上。
本研讨为纵向研讨,受试者为在物理医学和恢复科门诊承受医治的先天分肌性斜颈患者。研讨者接连归入了由儿科医生转介而来的 50 例先天分肌性斜颈的新生儿。
在本研讨中,对 50 例先天分肌性斜颈的婴儿进行了评价和医治,医治或由物理医治师供给,或由患儿的爸爸妈妈依据家庭医治计划供给。
所归入的受试者中 16 例为女人(32%),34 例为男性(68%),均匀 10.2 周;其间 23 例(46%)所表现出的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更为严重,因而这些患者在门诊由物理医治师进行医治,其他的 27 例受试者(54%)病况较轻,所以承受家庭医治。
在均匀 81.06 天的恢复医治之后,49 例受试者到达彻底缓解。承受家庭医治的患儿到达缓解的速度更快为 72.8 天,在门诊承受恢复医治的患者耗时为 91.1 天,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本研讨结果指出,先天分肌性斜颈的婴儿中,前期进行恢复医治(家庭医治或门诊医治)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恢复颈部正常活动。为了避免复发,有必要牢记在患儿肌性斜颈症状彻底缓解之后再中止医治。
本研讨的临床价值在于证明了前期恢复医治在先天分肌性斜颈婴儿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