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咽喉痛和声响沙哑是气管插管后的常见并发症,发作率为 14.4% - 73.9%。当然,这些不良事情的发作,与气管插管所用导管的尺度密切相关,并可能会对患者术后满意度和活动性带来消沉的影响。相对来说,用于单肺通气的双腔支气管导管(DLT)更简单引发术后沙哑。据报道,非甾体类抗炎药盐酸苄达明作为口腔含漱剂或涂改在导管气囊,能有用下降术后咽喉痛的发作率和严重性。
关于术后咽喉痛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二次插管引起的沙哑,来自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疗中心的 Chang 博士及其团队在 2013 年 12 月至 2014 年 10 月期间做了相关研讨,对盐酸苄达明(Benzyl damien hydrochloride,BH)的防备作用进行评价,以为盐酸苄达明能够有用下降术后咽喉痛和沙哑的发病率及严重性,并于 2015 年 7 月在Can J Anesth杂志上宣布其研讨。
本研讨纳入了 92 个行双腔支气管插管的胸外科手术成年患者,在 46 个患者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气囊和口咽腔处喷涂生理盐水(S 组 ),别的 46 个患者则在插管前于相同方位喷涂盐酸苄达明(BH 组 )。术后 1、6 及 24 小时对术后咽喉痛及沙哑进行评价。先运用直观的 0 - 100 mm 视觉模仿评分对咽喉痛进行了评价,并经过音质的改动对沙哑进行评价。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盐酸苄达明组的术后咽喉痛发作率较低:术后 1 、6 与 24 小时的平均差分别为 28.3%、32.6% 和 28.3%。盐酸苄达明组也有较低的 VAS 视觉模仿评分,术后 1 、6 与 24 小时的平均差分别为 12.8、11.9 和 5.3。沙哑的发作率在盐酸苄达明组相同相对较低,术后 1 、6 与 24 小时的平均差分别为 23.9%、23.9% 和 21.7%。
因此研讨人员以为,运用双腔支气管时,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气囊及口咽腔防备性使用盐酸苄达明,能够有用下降术后咽喉痛及沙哑发作率发病率和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