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反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肝脏脂肪过度堆积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害。跟着肥壮和 2 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增高,NAFLD 及其严峻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已成为缓慢肝病愈来愈重要的病因,其严峻危害大众健康,是终晚期肝病肝移植患者第二大首要原因 1,2。
NAFLD 和 T2DM 是代谢综合征累及肝脏和胰岛β细胞的不同表型,二者享有许多一起的危险要素和发病机制,并相互影响。可以说,IR 是 NAFLD 发病的「初次冲击」,一起 IR 可促进 NAFLD 向 NASH 和肝纤维化开展。已知肥壮是 IR 相关性 NAFLD 的首要表型和疾病开展的危险要素,而代谢综合征和 T2DM 则是 NASH 和开展性肝纤维化的重要猜测目标 2,3。
那么关于 T2DM 兼并 NAFLD 的患者,怎么才干有用的操控病况开展呢?在本届 2017 欧洲糖尿病研讨协会(ESAD)年会上,来自希腊的 Anastasios Koutsovasilis 教授为咱们带来了相关最新研讨开展,让咱们一探终究。
T2DM 兼并 NAFLD 药物医治——达格列净获开展
依据国内外攻略,T2DM 兼并 NAFLD 的医治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针对 NAFLD,应侧重于生活方式的干涉,改进胰岛素反抗;针对 NASH,应侧重于保肝抗炎;对肝纤维化,应避免肝脏纤维化进一步开展。T2DM 的医治要点则是操控血糖,添加胰岛素敏感性。
针对 T2DM 兼并 NAFLD 患者,Anastasios 教授比较了达格列净,吡格列酮及西格列汀的医治效果 4。247 例 T2DM 兼并 NAFLD 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别离承受上述三种药物医治。研讨选用了 APRI 评分(一个点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代替目标,即 APRI =([AST/正常值上限]/血小板计数×109/L)×10015)点评 NAFLD 的改进状况。
成果显现:
1. 达格列净医治组及吡格列酮医治组 APRI 平均值显着下降,而西格列汀组则无显着改变(表 1 及图 1)。
表 1. 三个医治组医治前后 APRI 指数的改变
图 1. 三个医治组从基线至 52 周 APRI 指数的改变
2. 达格列净组和吡格列酮组患者的肝脏炎症目标 AST,γGT 水平显着下降,而西格列汀组未发现相关改进。三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则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达格列净和吡格列酮在降糖一起均显着改进 T2DM 兼并 NAFLD 患者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且吡格列酮的效果最佳(从数值上看),而西格列汀则无此效果。此外,达格列净医治组体重显着下降,吡格列酮组体重有所添加,但与医治前无显着差异(表 2-3)。
表 2. 达格列净医治前后相关参数的改变
表 3. 吡格列酮医治前后相关参数的改变
吡格列酮和达格列净在这项长时间研讨中不只具有杰出的降糖效果,还能改进肝脏炎症水平,对肝纤维化具有维护效果。可是该研讨亦存在一些局限性,包含样本量较小、研讨为敞开标签规划、且未选用点评肝纤维化的金规范,即组织学点评,未来仍需求大型随机对照实验的支撑。
T2DM 兼并 NAFLD 药物医治——吡格列酮仍经典
关于经典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在 PIVENS 研讨 5 中,研讨者比较了低剂量吡格列酮 30 mg/d 与维生素 E(800 IU /天)、安慰剂医治 247 例 NASH 患者的效果。成果显现,吡格列酮可改进一切患者的组织学特征(除纤维化),并缓解脂肪性肝炎。一起,吡格列酮医治 96 周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脂肪变性和小叶炎症均显着改进。美国肝病研讨学会、美国胃肠病学院以及美国胃肠病协会攻略引荐 6,经肝活检证实为 NASH 的患者可运用吡格列酮,但还需更多的研讨来点评其长时间效果和安全性。跟着本届 EASD 年会上对吡格列酮潜在危险的相关研讨成果的发布,吡格列酮应取得临床医师的正确认识,即只需权衡获益危险比,稳重点评患者个别,信任会使得越来越多 T2DM 兼并 NAFLD 患者获益。
小结:
在医治 T2DM 兼并 NAFLD 患者中,除生活方式干涉外,SGLT-2 抑制剂显现出降糖以外的其他获益,为医治带来新思路,可是仍需求大型随机对照实验的支撑。而经典老药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仍为 T2DM 兼并 NASH 患者的引荐医治药物,不失为临床的优选。
参考文献:
Patil R, Sood GK. World J Gastrointest Pathophysiol. 2017;8(2):51-58.
Levene AP, Goldin RD. Histopathology 2012; 61:141–152.
Kitade H, Chen G, Ni Y, et al. Nutrients. 2017; 9(4): 387.
https://www.easd.org/virtualmeeting/home.html#!resources/effectiveness-of-dapagliflozin-in-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in-type-2-diabetes-patients-compared-to-sitagliptin-and-pioglitazone-1a7b221c-047b-4b67-8fa3-0abaa554da5e.
Sanyal AJ, Chalasani N, Kowdley KV, et al. N Engl J Med 2010; 362: 1675–1685.
Chalasani N, Younossi Z, Lavine JE, et al. Hepatology. 2012; 55: 2005–2023.
批阅编码:CN/ACT/1709/005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