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服药才正确?一个简略又杂乱的问题
自从医院门诊撤销输液,「能口服不输液」的理念也渐渐被承受。就在 8 月的某一天,一位朋友由于「发热、腹泻」来咱们医院就诊,考虑「胃肠炎」,急诊医生开出验血、输液等医嘱后让「先输一天液体,假如体温 > 38.5℃ 就服退烧药。明日再来复诊。」
次日,我电话问询,朋友感觉好转,没有再腹泻,答复「不用再输液了」。依据昨夜的化验成果,我主张再来医院复诊。在我的提示下,来医院复诊。配了「乳酸左氧氟沙星片」1 盒,奉告「一日 2 次,一次 2 片」口服。此刻已过 18:00。又过了一天,我再电话问询。答复:药现已吃了,19:00 吃了一次,22:30 又吃了一次。
怎样服药才正确?的确是一个简略又杂乱的问题。在丁香论坛查找,就是医务人员也有这样的困惑:口服药一日三次,多久一次?
再来看看「乳酸左氧氟沙星片」的药物阐明书:
口服。成人常用量:
1. 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一次 2 片,一日 2 次,或一次 1 片,一日 3 次,阶段 7-14 日。
2. 急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一次 1 片,一日 2 次,阶段 5~7 日;杂乱性尿路感染:一次 2 片,一日 2 次,或一次 1 片,一日 3 次,阶段 10~14 日。
3. 细菌性前列腺炎:一次 2 片,一日 2 次,阶段 6 周。成人常用量为一日 3 ~ 4 片,分 2 ~ 3 次服用,如感染较重或感染病原体敏感性较差者,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细菌感染的医治剂量也可增至一日 6 片,分 3 次服。
那肠道感染的用法用量又是多少?应该怎样口服?的确有时候手里拿着药物阐明书,也是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其实,相似的服药问题还有许多。
一日三次怎样服? 这样组织更合理
「一日三次」是药物学家依据试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则的,意思是将一天 24 小时均匀分为 3 段,每 8 小时服药一次。只要准时服药才干确保体内安稳的血药浓度「即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到达医治的效果。假如把 3 次服药时刻都组织在白日会构成白日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风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医治浓度。
那是不是一切的一日三次服药时刻多要依照 8 小时一次来服用?详细问题能够详细对待。
对时刻依赖性抗菌药物,杀灭细菌需血液内及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保持在必定水平,该类药物一日三次应是每隔 8 小时服用一次。依照多数人的进餐习气,早上 7 点、正午 12 点、晚上6点服用,间隔时刻别离是 5 小时、6 小时和 13 小时。这样会使血药浓度白日高、夜晚低,杀菌效果只在白日发挥成效,到晚上细菌又会很多繁衍,很简单构成细菌耐药,原本有用的药物也会减效,乃至失效。
因而,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医治的患者,主张把早上用药时刻组织在 6 点,然后下午 2 点服 1 次,晚上 10 点再服 1 次。相同,一日二次的服药时刻,假如能做到 12 小时一次口服,能够组织早上 7 点、晚上 7 点。这样既不会打乱原有日子规则,也不用深夜起来服药。
与抗生素类药物相同,考究每隔 8 小时用药的还有抗癫痫药、止痛药、激素类药、医治甲亢和哮喘的药物。
当然,有些药物是参照一日三餐来服用,如降糖药。由于,只要吃饭后血糖才会升高,这类药假如每隔 8 小时吃一次,就起不到医治效果。相同依照三餐时刻服用的还有调脂药、胃药等。
饭前饭后怎样分? 空腹饱腹有考究
「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求空腹,即餐前 1 小时或餐后 2 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假如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刻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
「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即餐后半小不时服药,运用食物削减药物对胃肠的影响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相同,假如你在饭前刚吃进不少零食,也不用教条的非要比及饭后才服药。
常用服药时刻归类:
分类
阐明
空腹
未进食前 30~60 分钟
饭前
三餐前 30~60 分钟
饭时
饭前顷刻或餐后顷刻
饭后
餐后 15~30 分钟
睡前
睡前 15~30 分钟
必要时
指发热时或痛苦时马上服用
以下是一些需求在空腹或饱腹时服用的常用药:
空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 G、阿莫西林、红霉素、利福平、息斯敏、胃舒平等。
饱腹:阿司匹林、安靖、复方新诺明、磺胺吡啶、环丙沙星、扑尔敏、协助消化的胃蛋白酶等。
服药剂量有考究 常用量、保持量要搞清
任何药物的运用都有剂量要求。表明药物剂量的常用术语有:剂量、极量、医治量、安全规模、常用量、保持量。别离来阐明:
药物的剂量是指即用药量,指一次给药后发作药物医治效果的用量。
通常在必定规模内,用药的量愈大,药物在人体内的浓度就愈高,其效果也愈强。但药量超越必定极限后,药物的首要效果将变为毒害效果而不是医治效果。这个药物的极限就是极量,即能够安全运用的最大剂量。
从药物最小的有用量到极量规模,称为医治量。医生最常用的是药物的常用量。
在疾病的医治过程中,病况得到操控,需求将药量削减,这就是保持量。保持量就是保持药效的最小剂量。
提示:同一种药品,剂型不同,其所用的剂量也不同。因而必定要仔细阅读阐明书,看清药品的剂型和标准。
慎用、忌用和禁用 一字之差需区别
慎用,是指药物能够运用,但要慎重!需求慎用的大多数是儿童、白叟、孕妈妈、运动员以及心肝肾功用欠好的患者,由于这些人体内的药物代谢功用特别,呈现不良反响的可能性高,所以要慎用。在运用过程中,需求亲近调查用药状况,一旦呈现不良反响马上停药。
忌用,现已到达不适宜运用或应防止重复运用。标明忌用的药物,阐明其不良反响比较清晰,发作不良后果的可能性较大。但一般有个体差异。如白细胞削减的患者,忌用苯唑青霉素钠,由于该药可削减白细胞。
禁用,这是对用药的最严峻正告,制止运用就是不能运用。如口服左氧氟沙星片的患者对氟喹诺酮类药过敏的患者禁用!又如青光眼患者制止运用阿托品!等等。
提示:药物阐明书上往往将「忌讳」归在一类予特别提示,需慎用、忌用及其他需注意事项会在「注意事项」中提示。
服药喝水有考究 正确喝水保药效
服药时多饮水,能够进步药物的溶解度和用量较大的药物的血中药峰浓度,加速达峰时刻,然后进步药物的生物运费用和效果。一般发起服药时要喝 200 ~ 300 毫升水。但服药时喝不喝水、喝什么水也是有考究。
服药时要多喝水:如胶囊剂不要干吞,由于药物简单粘附在食管壁上而构成食管的损害。又如磺胺类药物,其代谢物简单在泌尿道构成结晶,要求很多喝水。每日最好不少于 1500 毫升。
不能够用水送服:如止咳糖浆,能够先喝点温水,再服用止咳糖浆,让药物掩盖在咽部的粘膜外表,能够减轻粘膜的炎症反响,阻断影响,缓解咳嗽。
溶解服药:粉状的药物需求用液体溶解后服用。
不要用茶水送药:由于茶水中的茶多酚类会与药物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发作沉积,不只不能为人体吸收,下降药效,并且还会影响肠胃。茶水中的咖啡因,具有振奋效果,冷静类药物也不宜用茶水送服,会下降药效。
提示:肠溶片、缓释片、控释片不要将药分隔或掰开服用。这类药物在肠道才干开释出来,一旦药物分隔后,肠溶衣被损坏,失去了肠溶衣的维护效果,药物在胃中开释出来。这样,药物要么被胃酸损坏而失效,要么药物提早开释损害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