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拟定了《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攻略》,时隔八年,中华医学会拟定并行将推出《2015 我国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一致定见》。咱们约请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候任主委/中山大学隶属榜首医院副院长陈旻湖教授对此次更新的亮点进行解读。
ccvideo一致更新的布景
陈旻湖教授指出,2006 年世界公布罗马Ⅲ规范,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依据西方国家临床数据拟定的攻略,关于东方国家并非彻底适用。
罗马Ⅲ规范的初衷是用于临床研讨,比方描绘功能性消化不良首要有上腹痛、上腹炙烤感、餐后饱胀感、早饱,但实践临床中患者的症状遍及超出了这四大症状,如厌恶、腹胀、嗳气等。
近年国内运用罗马规范做了很多研讨,引证国内的临床研讨数据,更适合我国医师参阅。
首要更新内容
陈旻湖教授介绍,新一致首要更新了以下五点内容:
(1) 很多选用国内研讨数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界说更广泛。除了罗马Ⅲ的四大症状,还包含了上消化道发生的一些症状。
(3) 更着重关于胃癌的挑选扫除。
(4) 关于幽门螺杆菌、胃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联系和处理准则进行调整。
(5) 添加关于中医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的内容。
胃镜查看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确诊中的运用
陈教授着重,引荐胃镜查看是我国一致定见与西方较大的差异之处。
我国的胃癌发病率高于西方国家,前期胃癌往往没有症状,或许与消化不良症状相似,简单漏诊。关于 40 岁以上的患者,初次呈现上消化道症状,包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主张行胃镜查看扫除胃癌,再按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医治。
铲除幽门螺杆菌医治
以往把没有显着溃烂、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都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2015 年《世界京都幽门螺杆菌胃炎一致定见》发布后,世界上以为,应将幽门螺杆菌阳性且有症状者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分离出来。关于这一观念,现在尚有争辩,但值得进一步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医治:促动力剂和抑酸剂仍是一线药物
陈教授介绍,新版一致定见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医治方面没有太大变化。关于上腹痛综合征(EPS)患者,如胃镜没有发现溃疡或肿瘤,选用抑酸剂医治。关于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其发病机制与胃的排空妨碍有关,首选促动力剂来医治。
EPS 和 PDS 两个亚型在医治上并非严厉区别,有时存在穿插。EPS 患者运用抑酸剂医治无效,可加用或改用促动力剂。PDS 患者假如促动力剂医治后症状无缓解,也可加用或改用抑酸剂。
与 IBS、GERD 症状堆叠患者的医治
20%~30% 的患者存在功能性胃肠病的堆叠症状,或许从食管到直肠整个消化道都有症状,这也是功能性胃肠病的特别体现之一。这与患者胃肠功能的紊乱、神经、精力要素都有联系,需求给予抗抑郁、抗焦虑、调理患者植物神经等综合性医治。